萬州經開區五橋生態工業園回龍、天星社區公共 配套設施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公示 一、 建設項目名稱及概要 項目名稱:萬州經開區五橋生態工業園回龍、天星社區公共配套設施項目 項目性質:新建 建設地點:萬州經開區五橋園百安壩東側的白巖寨 建設單位:重慶三峽產業投資有限公司 主要建設內容及建設規模:總用地面積488891平方米(共計733畝,其中生態綠地598畝,其他用地135畝)。其中:道路占地面積42860平方米,其中,主路14500平方米,支路14800平方米,小路10960平方米,登山步道2600平方米;廣場占地面積4200平方米;主體建筑占地面積2850平方米,其中:綜合管理用房1800平方米,展覽館1200平方米,庫房300平方米,垃圾回收中心100平方米,配電室50平方米,公共廁所300平方;景觀建筑占地面積2300平方米,其中,休憩亭350平方米,景觀長廊600平方米,棧道600平方米,觀景臺500平方米,噴泉250平方米;室外生態停車場占地面積1800平方米;水體占地面積19200平方米;綠化占地面積415681平方米。并配套建設相應的管網工程、照明系統工程、音箱系統工程、景觀工程及場區配套設施工程。 二、區域環境概況 環境空氣:擬建項目區域環境空氣中SO2、NO2 、PM10日均濃度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 地表水:五橋河與長江匯合口下游500米處水質監測指標均符合《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水域標準的要求。 聲環境:擬建區域晝、夜間環境噪聲能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2類標準要求。 三、施工期環境影響及措施eia8.com評吧網 eia8.com (1)環境空氣 擬建工程施工期應嚴格按照重慶市實施清潔能源的要求,禁止施工人員現場使用燃煤設施;加強施工機械的保養維修,提高機械的正常使用率;此外,為有效控制建筑棄渣、原材料運輸以及施工車輛行駛等過程中產生的揚塵,施工單位應按照《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重慶市主城藍天行動實施方案(2013-2017)的通知》(渝府發〔2013〕 43號)、重慶市建委“控制施工工地揚塵七項強制規定”(2009年4月)及重慶市建委的有關規定等文件的相關規定執行。道路交通標志標線采用速干性的涂料,綠化植物噴灑農藥選用無毒農藥或低毒農藥。采取措施后,預計施工期的各種廢氣和揚塵對大氣環境的影響不大,環境可接受。 (2)廢水 施工期產生的廢水主要有施工人員生活污水、混凝土養護廢水和施工機械沖洗產生的廢水。 施工產生的少量施工廢水(含懸浮物、石油類等)經隔油沉砂池處理后回用作施工場地灑水或綠化,不外排;沉淀池底部的泥漿定期清掏,與建筑垃圾一并處理,嚴禁隨意排棄;施工營地產生的生活污水收集后經預修建的生化池處理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三級標準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網,引至萬州區沱口污水處理廠深度處理達標后排放;工程完工后,盡快綠化或固化地面,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棄方、棄渣嚴禁隨意堆放,必須及時回填,防止水土流失。采取措施后,施工期產生的廢水不會對環境產生明顯的不利影響,環境可以接受。 (3)施工噪聲 施工設備的噪聲問題是擬建項目施工期的主要環境問題之一。建設施工單位應嚴格嚴格執行GB12523-2011《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重慶市環境保護條例》(2010年7月修正)及重慶市人民政府令270號《重慶市環境噪聲污染防治辦法》等文件的相關要求,并參照《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重慶市寧靜行動主城區實施方案的通知(2011-2013年)》(渝府發[2011]31號)的相關規定,創造良好的施工環境,做到文明施工。如:盡量采用先進的施工機械和技術,選用低噪聲作業機具,并通過合理布置、設置臨時聲屏障設施來降低施工噪聲的影響;禁止高噪聲設備夜間作業,避免出現擾民問題。須夜間施工時,需向當地環保局申報,經批準同意后方可施工,并設置施工公告牌,接受市民監督,以求諒解。 (4)固體廢物 本項目施工期挖方量預計125000立方米,填方量為112500立方米,挖填平衡后棄方12500立方米,棄方在五橋園區內平衡,用于五橋園區土地整治區域作填方。施工期產生的固體廢物主要為建筑垃圾及施工人員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采取分類回收,分別處置;施工人員生活垃圾集中收集交由環衛部門統一運至城市垃圾填埋場,禁止亂堆亂放;施工期產生的污染物采取相應的措施后,對周圍的環境影響小,且隨著施工期的結束消失。 四、營運期環境影響及措施 營運期的主要環境影響為廢水、廢氣、噪聲、固體廢物。 (1)廢氣 餐飲店使用清潔燃料天然氣,廚房油煙通過排煙道引至屋頂高空排放;污水處理池產生的惡臭采取設置的通氣立管引至公廁屋頂高空排放。垃圾中心臭氣采取日產日清、清洗地面、噴灑除除臭劑、設置3米以上寬度的綠化隔離帶進行消減�?刂坪弥参锸┯棉r藥和化肥的比例,對樹下藥。通過采取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措施,項目營運期的各種廢氣對環境的影響小。 (2)污水 擬建項目營運期產生的廢水主要為游客、工作人員及商業產生的生活污水,所在地處于萬州區沱口污水處理廠的納污范圍,且場地北側城市道路敷設有市政污水管網,污水能夠接入萬州區沱口污水處理廠,故產生的廢水可經擬建的污水處理設施預處理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三級標準后通過市政污水管網引至萬州區沱口污水處理廠,經深度處理達到《城鎮沱口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B標準后排入長江。綜合用房內的餐飲含油廢水需經隔油預處理后排入污水處理設施。 本評價認為采取上述措施后,擬建項目營運期對地表水環境影響較小,環境可接受。 (3)噪聲 主要是游人鍛煉使用音響設備產生的社會生活噪聲和車輛進出產生的交通噪聲,源強在60~75dB之間,采取加強管理,控制音響設備音量,車輛進出禁鳴喇叭等措施削減噪聲源強。類比萬州區域內同類項目運行情況分析,項目噪聲源在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加強管理后,對項目邊界聲學環境造成的影響很小。 (4)固體廢物 生活垃圾實行分類袋裝化,由項目管理部門收集至垃圾收集中心,每天由環衛部門收集運至萬州區垃圾處理場統一處置。生活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定期清掏后采用密閉的垃圾車直接運往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場進行填埋處理。餐飲店產生的餐廚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應按照《重慶市餐廚垃圾管理辦法》規定,交由當地人民政府通過招標等方式確定的、取得城市餐廚垃圾經營許可證的單位處理。醫療點產生的少量醫療廢物采用有蓋塑料桶收集后交萬州森浩醫療廢物處理中心處理。園林綠化廢物集中收集后送城市垃圾處理場。農藥化肥廢包裝袋經管理人員收集后交有資質的單位處理。 通過以上措施,項目營運期各類固體廢棄物均可得到有效的收集和處置,對外環境影響很小。 (5)生態環境影響評價 施工過程中將不可避免的對周邊生態環境產生短期、不利的影響,隨著項目的完工,項目對生態環境長期、有利的影響將逐步展現。項目施工過程中對區域動物造成的影響不明顯。項目永久占地區域在工程結束后可通過人工種植景觀綠化彌補工程建設對區域植被的影響。臨時占地在工程結束后及時進行跡地恢復。工程打造的親水平臺、健康綠道、休閑廣場、綠地景觀等,可以較大程度提升擬建區域的視覺景觀效益。 總的來說,本項目的建設,對區域生態環境質量的提高具有積極的作用。 五、環評結論 萬州經開區五橋生態工業園回龍、天星社區公共配套設施項目的建設符合萬州區及萬州經開區五橋園相關規劃,符合國家產業政策。項目建成運行后有利于改善區域的生態環境質量、提升區域環境形象,對地方經濟的發展有積極的促進作用。項目擬采取的環保措施有效,可使污染物達標排放,項目對周圍環境產生的影響很小。在全面落實環評提出的各項環保措施及生態保護措施的前提條件下,從環境保護的角度而言,本項目的建設是可行的。 六、公眾查閱環評報告書簡本、索取補充信息的方式和期限 在2015年4月20日~2015年5月5日期間,公眾可通過打電話或發傳真或電子郵件等形式向環評單位索取環評文件簡本,或向建設單位索取更多有關本項目的環評信息。 七、征求公眾意見的范圍和主要事項 征求意見的范圍主要是受建設項目影響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代表。相關公眾可發表對本項目在環保方面的意見和看法。 八、公眾提出意見的具體形式和起止時間 公眾可以電話或發送電子郵件的形式提出相關意見,公眾提出意見的起止時間為2015年4月20日~2015年5月5日。 九、聯系方式 1、 建設單位情況 單位名稱:重慶三峽產業投資有限公司 通訊地址:重慶市萬州區申明壩 郵政編碼:404000 聯 系 人:晏女士 聯系電話:18996228713 2、 承擔評價工作的環境影響評價機構名稱和聯系方式 單位名稱:重慶國咨環境影響評價有限公司 通訊地址:重慶市渝中區北區路73號13樓 郵政編碼:400013 聯 系 人:劉先生 聯系電話:1862339988 重慶國咨環境影響評價有限公司 2015年4月20日 |